網店征稅 誰來買單?
網店到底該不該征稅?
關于網店征稅,一直是個爭議的問題。眾所周知,中國大部分實體店鋪承受著較高的房租、稅收與人工成本,如果不對網店征稅,這種競爭確實是不公平的。但換句話說,就是因為實體店稅負過重客觀上才成就了中國龐大的網絡購物市場。早在2013年,我國的電子商務交易額就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網絡零售市場。我國電子商務發展之所以這么快,與政府一直的放任自流有很多大關系,征稅會在某種程度上遏制電子商務的發展。
如果說征稅是因為網店魚龍混雜,導致產品真假難辨,也不利于消費者維權,這個理由有點牽強。很多時候網購確實跟實物有差距,由于沒有發票等憑證,所以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糾紛也是常事。但目前絕大部分商品都支持7天退貨,從某種程度上,保障了消費者的利益,再說如果一直都做假冒偽劣的商家也難以長期存活下去。
此外,網店對就業分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開網店門檻低,手續便捷,被許多人視為就業、創業的一個渠道,甚至一些殘疾人士也在其中找到了謀生之道,過早征稅也會阻礙青年人的就業與創業。
也不能說征稅一點好處沒有,一些淘寶店主的信用刷單就很難了,從這方面來說,有利于對行業規范監管。
征稅誰來買單?
目前法案是針對年銷售額36萬元以上的網店征稅,根據阿里巴巴公布的數據,目前95%的淘寶賣家營業額在24萬元人民幣以下,表面上看,大多數網店不在能征稅的范圍內。但是因為個人網店一般不給消費者提供發票,交易賬單進入對私賬戶,無法看到真實數據。如果將這些灰色收入透明,大部門網店年銷售額都在36萬以上。真正做淘寶的都知道,大賣家賺錢,小賣家也很多做不下去的,看著營業額高,其實利益微薄。如果年銷售額達不到36萬,那也就沒有開店的必要了吧。如果都有錢,早就去開實體店,或者入駐大的電商了。
網店之所以火,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價格便宜。據調查,如果買家提出開具發票的話,一般價格都要上浮7%—12%。C2C網店與大型電商和實體店也就這10%左右的差距,如果這10%都被剝奪了,因征稅引致商品提價,必然將削弱網店的市場競爭能力,這無疑會進一步地影響網店的生存,中小網店也會面臨一次洗牌。
網上的東西其實已經是含稅的,畢竟不可能都是自己家的產品,從原材料、生產廠家、運輸等流程中其實都已經交稅了。網店收稅令網店增加了運營成本,未來網店通過變相調價等其他方式將多出的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最終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我們領工資已經交過稅,我們拿工資去購物還要再一次交稅。在中國現行的稅制格局下,70%以上的稅收來自于增值稅、消費稅和營業稅等流轉環節。因此,稅務部門最緊要的工作不是向網店征稅,而是改革稅制,降低中國實體交易中的過重稅負。
網店該如何征稅?
目前世界各國關于電子商務課稅至少存在一點共識,那就是“稅收中性原則”:一是盡可能不給納稅人或社會帶來其他的額外損失或負擔;二是征稅應避免對網上貿易發生干擾。特別是不能使稅收成為超越市場機制而成為資源配置的決定因素。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市場的逐漸成熟,網店征稅是大勢所趨,而技術上的操作不難解決。可以結合國內電子商務實際發展情況,借鑒國外實踐經驗。對網店征稅,關鍵是在公平競爭和快速發展之間取得平衡。網店應該納稅,但絕對不是實體店的稅種。針對以網店為職業的個人賣家,相關部門是否應該考慮采取一定的補貼、減免措施?一方面可以加強監管,保證消費者權益,另一方面可以鼓勵那些信譽良好、正規的網店進一步發展,要合理合情的收取。總體上應該分類區別對待,不能一刀切。
電子商務多數都是小微企業,應該給一定時間讓它慢慢長大,讓它成長更結實,再逐漸進入稅收環節,而雁過拔毛式的增值稅、消費稅則干擾電商市場,使市場個體的自發交易變得更加困難,窒息整個市場的活力。
推薦新聞
更多行業-
網頁交互行為概念分析
所謂行為(Behavior),就是在網頁中進行的一系列動作。通過這些動...
2014-07-16 -
Google+上兩個有趣的SEO實驗
最近沉迷Google Plus + 惰性大爆發 = 一個月沒更新博客。...
2012-02-03 -
企業網站制作服務器帶寬有哪些區別?
在購買服務器租用時,服務商會推薦你選擇帶寬要共享還是獨享的,一百共享多...
2019-02-18 -
企業網站建設站內鏈接優化有哪些好的方法?
企業網站是企業網絡推廣的基礎,也是網站建設的重中之重。網站鏈接是網站建...
2020-10-30 -
視覺設計設對網絡營銷的影響有多大?
企業網站建設對網絡營銷的影響表現在2個方面:1. 針對用戶獲取信息及對...
2018-08-10 -
電子商務網站營銷
北京網站建設公司尚品中國:當你身邊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是經常性上網的...
2012-08-15
預約專業咨詢顧問溝通!
免責聲明
非常感謝您訪問我們的網站。在您使用本網站之前,請您仔細閱讀本聲明的所有條款。
1、本站部分內容來源自網絡,涉及到的部分文章和圖片版權屬于原作者,本站轉載僅供大家學習和交流,切勿用于任何商業活動。
2、本站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3、本聲明未涉及的問題參見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當本聲明與國家法律法規沖突時,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準。
4、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權益,請您及時與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相關內容!
聯系方式:010-60259772
電子郵件:394588593@qq.com